互联网的未来去哪儿了?Web3 真的是“死”了吗?

    |     来源:版权所有者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2 11:07:27

几年前,Web3 曾是科技圈的头条——

  • 去中心化!
  • 区块链驱动一切!
  • 数字资产属于你自己!

它曾被视为将彻底改写互联网的“终极法宝”。可转眼来到今天,Web3 离大众普及的承诺,却还差得远。

什么是 Web3?(为那些被炒作弄懵的人速览)

本质上,Web3 追求的是:去中心化的网络

  • 用户的数据不再掌握在大厂手里,dApp(去中心化应用)运行于区块链网络,让你对自己信息有更多控制权;
  • 登录不靠邮箱密码,而是用你的加密钱包;
  • 数据分布式存储,而非寄存在单一服务器;
  • 应用操作通过代币和智能合约来执行,而不是向巨头买单。

想象一下,把注册名字写进区块链的智能合约——听上去很酷,可现实远比想象骨感。

为何 Web3 暂未爆发?

1. 用户体验太糟你只想几秒钟登录?可 Web3 却要你先装钱包、买加密货币、签署交易,还要祈祷“矿工费”别把你劫持。普通人对去中心化没兴趣,他们只想「直接可用」。

2. “矿工费”高得离谱试过发个 ERC-20 代币,结果要交上百美元手续费吗?想想如果 PayPal 转 10 美元要你先掏 100 美元,你还用吗?

3. 监管乱象丛生各国态度不一,SEC 抄家、某些国家封禁,加之 KYC(身份验证)需求,让“自由、去中心化”的初衷变得扑朔迷离。

4. 无数骗局与泡沫项目90% 的 Web3 项目不过是割韭菜:

  • 炒作一夜暴涨的山寨币;
  • 突然消失的 NFT 艺术;
  • 安全漏洞频发的 DeFi 平台。 这些惨案让人更像在赌场下注,而非拥抱新一代互联网。

5. 大厂暂不买账Google、Apple、Meta 依旧紧抱 Web2 生意模式——掌控数据、坐收流量红利。在还没找到盈利之道前,他们自然不会急着拥抱 Web3。

Web3 真要被宣判“死刑”?

虽说热度已过山车般下滑,但并不意味着 Web3 完全“死亡”。只不过,它正处在某种冷却期——类似 2000 年代初的 JavaScript,一度被嘲笑,后来又强势崛起。

要想重燃火花,Web3 还得解决三大难题:

  1. 提升用户体验 ——让普通人无需高深技术,就能轻松上手;
  2. 降低交易成本 ——让手续费不再成为“铠甲”下的土豪专属;
  3. 挖掘真实场景 ——超越 NFT 投机,找到真正改变行业的切入点。

我们该如何看待 Web3?

对开发者来说,学习区块链技术无妨,但别奢望它马上取代传统 Web 开发。短期内,Web2 仍是主流;而 Web3,需要一个“ChatGPT 时刻”来让大众眼前一亮。

Web3 并非已经死去,只是正在经历一场 身份与价值的自我拷问。当某个真正优于 Web2 的 Web3 产品诞生,我们或许才会迎来它的春天。